当前位置:大红袍 > 大红袍百科 > 大红袍历史 >
大红袍知识ZHISHI
大红袍功效GONGXIAO
大红袍工艺GONGYI

老字号大红袍茶庄瑞泉与继昌号茶庄的前世今生

2013-12-10 20:03 责任编辑:侯海波
摘要:天心岩茶大红袍村是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南门的一个村子,其200多户村民原本散住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山野中,世代以茶谋生。1999年,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时,住在山上的村民们便整体搬迁至这里,仍旧以茶为生,一直在此繁衍生息并创建老字号岩茶大红袍品牌瑞泉的黄氏

天心岩茶大红袍村是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南门的一个村子,其200多户村民原本散住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山野中,世代以茶谋生。1999年,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时,住在山上的村民们便整体搬迁至这里,仍旧以茶为生,一直在此繁衍生息并创建老字号岩茶大红袍品牌瑞泉的黄氏家族便是其一。

按照瑞泉第11代传人、武夷岩茶大红袍文化专家黄贤庚的描述:早在明朝崇祯皇帝年间,朝廷实行“海禁”,沿海渔民大规模内迁。黄氏先祖彦捷公也奉旨进入内陆,后来来到了武夷山。明末清初,黄氏先祖在武夷产茶区潜心研究,介入武夷茶。因为当时他们居住在武夷山水帘洞附近,山高涧深,僻静清幽,旁边更有清澈泉水汩汩而涌,便给自己的岩茶大红袍命名为“瑞泉”,取“福地荫瑞泉,佳境孕岩韵”之意,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在距离天心村不远的瑞泉茶博物馆,我们见到了博物馆的主人、瑞泉第12代传人黄圣辉。“我就是在水帘洞旁边长大的,”黄圣辉如是介绍自己。他后来的经历听起来颇有几分传奇色彩。20岁出头的时侯曾经在天心永乐禅寺出家过6年的时间,随侍在住持泽道法师身边。“我跟着师傅上早晚课,师傅出门我负责开车。”除了采茶与做茶时节,黄圣辉会离开寺院回家帮忙干活,其余时间他都住在寺庙里。至今,他仍喜欢穿中式传统样式的浅灰色或白色的麻布衣服,也一直保留有盘腿而坐的习惯。接受我们的访问时,他即一直盘坐着。

他也仍爱读经,茶博馆有一个单独的书房,收藏有各种版本的珍贵经书。问及这么多年在寺庙修行的收获,黄圣辉说最大的感悟就是感悟到了“品德”二字的真义。“有了品德,才谈得上做品质,有了品质,方能去谈品味,最后要讲的则是因果。”所以,身为瑞泉的第12 代传人,黄圣辉对自己的提出了“要先把人做好,才能把茶做好”的要求,唯此,才能真正做到“茶人合一”。采访中,他强调:“如果你只想把茶做好,却不先把人做好,那么想做出好茶是不可能的。”

坐在茶博馆二层的宽大会客室里,黄圣辉感叹地说:“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我的祖先已经做了300多年的瑞泉,好茶,岂止百年!我也想让我的后人再继续做上几百年。”黄圣辉5岁的儿子,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已经学会泡茶。“我还想让我2岁的小女儿也赶紧爱上茶,读懂茶。”

为此,黄圣辉打造了这座私人茶博物馆,在这座茶博物馆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被完好地保留着,黄圣辉把它恢复到了最古老,甚至是最原始的程度。“在决定恢复传统制茶工艺的时候,我跟老爹商量,怎么样才能把它重新捡回来?他从10岁起就开始做茶,做了一生的茶,有的是经验和见识。有了这些,人们能看到过去是怎么样制作大红袍的。摇青、揉捻、焙火……每一个环节都是传统的。它甚至对墙体都有要求,厚度必须保持在56公分左右。”

而作为大红袍首个福建老字号,继昌号从开一家卖茶叶的作坊,到开创一脉茶叶的血统,花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

继昌茶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一波介绍,清朝末期,继昌号先人以“广泰行”和“二泰行”经营茶贸生意,并随着武夷山茶叶贸易的繁荣而声誉鹊起。它们的茶叶由当时的晋商“乔家大院”家族等各大商号通过赤石渡运往全国各地,经营有方,更兼拥有独门制茶秘技,使继昌家族的茶叶深受当时京城达官显贵的喜爱,继昌家族遂成为赤石街富甲一方的茶贸大户人家。

直至1919年,为更好地经营家族生意,继昌家族将多处生意合为一体,并将之命名为继昌茶庄,更以代表吉祥如意、合家幸福的“双雀”作为商标,标着着这个百年老店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在继昌茶庄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垄断了整个赤石渡的茶叶生意。”陪同我们穿行在窄窄的巷子间,走在赤石渡昔日的青石板路上时,杨一波如是说。

赤石渡的旧址依旧存在,只是它看上去比从前的风光不知道要落寞多少倍。人烟稀少,无车马喧嚣。门头仍然骄傲地高耸,可以想见当年继昌号是何等的威风。门楣上,“继昌茶庄”四个字只能看出依稀的模糊的影子。那些木结构的房子,房梁和柱子已经完全变成了漆黑的深色,看上去有些摇摇欲坠。宽大的院落里,有一户同继昌号完全不相干的人家居住着。墙角处种着大盆翠绿旺盛的蕨类植物,破损开裂的门扇上贴着早已退却颜色的年画。

因为靠近军用机场,此处尚面临被拆迁的危险。说到这里,杨一波的语气变得有几分遗憾。“如果真的要拆迁了,那我们就把它整体拆走,再找一个地方把它重新建造出来。毕竟,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文化。”

穿过巷子的尽头,道路有些泥泞。一条黑狗在焦躁地来回走动,一位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远处。赤石渡旁边一条河流,连日下雨的缘故,水势磅礴,能走大船,这条河一直通向福州和建阳。沿河的码头依然存在,在水位较浅的地方,码头裸露着,呈现出荒芜的迹象。

“1919年的赤石渡,可是街市繁荣,两岸商贾云集,更是被冠以‘小上海’美誉的商业枢纽中心。”河水滔滔流失,当年那个把写有熠熠生辉的“继昌茶庄”四个字的人早已不见了身影,遁隐在了时光深处。那个年代商号里的耕作,却是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版权声明: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自www.rouguicha.cn(武夷岩茶大红袍网),否则须承担法律责任。
点击加入2000人大红袍QQ专业群:5919079,"鉴别真伪、提供原产地正宗好茶"我们保证相关大红袍的茶叶知识有问必答!

武夷山大红袍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岩茶大红袍客服QQ号QQ号:5131798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138-593-66756

新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