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和肉桂的尚焙坊就开在武夷山度假区的居民区里。店面宽绰,陈设布置清净素雅。除了必须的茶品茶器,桌上还有一只古琴。一边品茗,一边听佛乐声声,让人的心里也顿生清静。
前段时间,章立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寻慢武夷茶”的活动,得到了微博上网友热烈的响应。尤其是武夷山附近的茶友,纷纷从外地赶过来,亲身参与到寻慢的活动中来。
来武夷山之前,章立曾经在厦门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终觉厦门的节奏还是太快了一些,与武夷山相比,厦门更是一个物化的城市,生活的成本也在节节攀升。人的选择有时更是身不由己,被推着往前走,像陷在一个漩涡里。在与肉桂相识后,他索性辞掉厦门的工作,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章立和肉桂自身即是慢生活的身体力行者。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茶友同道,两人经常出门去拜访各地的茶友。过两个月,他们打算到西藏去一趟。
“武夷山是一个可以让你的节奏慢下来的地方,生活相对悠闲,如果在上午出门谈事情,基本就找不到人。在这里,你想快都快不起来。”他们推出了自己的岩茶大红袍品牌:而立与不惑,然后是知天命和枞心(与“从心”谐音),名字来自《论语》总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从心而不逾矩。”寓意深远。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在章立看来,武夷山的茶与人的生活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喝茶总会让人的状态慢下来。“有的茶让人喝得呆不住,喝两泡就想赶紧走,心里慌张张的。喝武夷岩茶大红袍,因为它的厚重,总是会让人的心里踏实,能做得住。让你有种找到根的感觉。”章立和肉桂经常去禅寺礼佛,也爱在寺院喝茶。“在寺院里喝茶,你的心会时时生出欢喜。”
肉桂曾经在天心禅寺住过一段时间。第一次呆了一年零三个月,第二次呆了半年。在此之前,她做茶艺师,收入不菲,但总觉得人生没有方向。直到有一次她跟朋友去天心禅寺的大雄宝殿上香时,觉得心里特别喜悦。从此隔三差五便经常上山进寺庙,后来干脆住进了禅寺。她在山上学习书法,练毛笔字,读南怀瑾先生的著述,也读儒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书籍,修身养性,受益颇深。
“喝茶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感受的,这种感受是这方山水赋予它的。现代人喝茶,往往过于追求茶的香和口感,却忽略掉了茶本身的韵味。岩茶大红袍是经炭火焙过的,有一道工序是要用文火慢慢焙,在上面撒上一层灰来控制火的温度。不能用明火,明火旺而疾,倘若该在用文火的时候用了旺火,就会灼伤茶叶。焙火之后,一切不在的东西、飘忽的东西、面上的东西,都会被过滤掉,留下来的,是最本真的,最具传承价值的。”
当急则急,当缓则缓。这是焙茶的用火之道,也是人的生活之道。
版权声明: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自www.rouguicha.cn(武夷岩茶大红袍网),否则须承担法律责任。点击加入2000人大红袍QQ专业群:5919079,"鉴别真伪、提供原产地正宗好茶"我们保证相关大红袍的茶叶知识有问必答!
![]() |
![]() |
![]() |